DeFi是什么?一分钟看去中心化!当中有什么风险
DeFi是什么?区块链技术的诞生,除了衍生出加密货币这类新兴资产以外,也为传统金融、供应链、跨境汇款、数据隐私、创作品等应用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。其中“去中心化金融(DeFi)”便是当前最为人瞩目,采用率最高的应用之一。
DeFi 全名 Decentralized Finance,直译为“去中心化金融”,泛指基于区块链且与数位资产有关的交易、借贷、保险、期权、预测市场、支付等金融应用。
当前大众市场中的大部分应用程式,如:Robinhood、eToro、乡民贷、信用市集、网路银行、行动支付等,皆基于中心化的服务提供商,这意味着应用程式提供的服务,都是在平台担任中间人,负责审计、信用评级、交割、资产托管的前提之下实现的。过去几年来,这些平台为金融服务提供了完善的服务,也带来不少创新与便利性。然而,无论商业模型设计的多完善,这些中心化服务商仍然存在部分为人诟病的先天问题;
如:高昂的作业成本、低效率的结算流程、拔网线停止业务服务、金融服务受地域限制等,服务提供商也有很大的权力能够限制或拒绝用户的使用权限。这些原生问题催生了基于区块链的“去中心化金融(DeFi)”的发展。与传统金融相比,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拥有交易即清算、抗审查、无地域限制等特性,只要有连网设备,人们就能自由享受金融服务,实现普惠金融的愿景。
当我们在操作 DeFi 应用程式时,实际上是透过平台的界面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互动!
以去中心化借贷平台为例,大部分采取的机制为超额担保,即担保品价值必须高于借款金额,且无论是担保品还是放贷资金都必须被存放在去中心化的“智能合约”(smart contract) 中,不受单一个人或组织控制(依不同合约代码有所差异)。
一但担保品价值与借款本利的比率低于一定数值(即担保品价值“即将但尚未”不足以支撑借款本利和时),合约便会自动将担保品清算,偿还借款人的债务并保障放款人的权益。
虽然,担保品若跌价太快,放款人仍有亏损本金的可能,但即使是 2020 年 3 月 12 日或 2021 年 5 月 19 日的黑天鹅事件(整体市场单日下跌超 30%),大部分去中心化借贷平台仍能顺利通过压力测试。
放款人自始至终不需要知道借款人是谁或信用好不好,因为一切规则都在智能合约的规范下运行,这为双方省去了庞大的信任成本。
DeFi 的爆红可以追溯至去年底开始流行的“Yield Farming ”。Yield Farming 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较难理解,通常中文会将其翻为“流动性挖矿”,意思是:“只要用户与 DeFi 平台互动或提供流动性(如在平台交易、抵押资產、放款、借款),就能获得该平台发行的代币作为奖励。”
其概念与 2018 年 Fcoin 交易所推出的“交易挖矿”类似,都是使用平台服务即可获得“治理代币”的空投。
流动性挖矿允许 DeFi 平台将部分,甚至全部代币分发给实际的使用者,让使用者亲自参与平台的治理决策。同时,对使用者而言,出售空投代币能产生额外的收益,并大幅提升参与 DeFi 的整体收益,这才导致越来越多使用者与资金纷纷流入 DeFi 领域。
此外,加密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大多逐利而居,因此 DeFi 平台实施流动性挖矿,可以为其在短时间吸引大量资金与流动性,并快速取得市场的关注度,这对项目的前期发展而言也是相当有利的一种营销策略。
虽然使用者都是透过网络与这些 DeFi 互动,但由于 DeFi 本身建立在不同的区块链上,而这些区块链彼此又是独立运行,无法直接互通。
例如,以太坊 (Ethereum) 的链上资产,不能存入基于另一个区块链网络 – Solana 的 DeFi 应用中,而 Solana 的链上资产也无法存入以太坊的 DeFi 应用中,而目前, DeFi 应用之间,也必须要基于同一条区块链,才能具备互操作性,因此,不同的区块链都会形成一个自己的 DeFi 生态圈。
现阶段总锁定资产较高,用户数较多的 DeFi 生态圈包含:以太坊、币安智能链(BSC)、Solana 、Polygon、Fantom 等。
用户参与各个 DeFi 生态时,都必须先在该区块链创建钱包并将资产跨链转移,才可与各个 DeFi 生态的应用互动。
每个 DeFi 生态都是一个完整的金融系统,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应用,以下,我们简单介绍几个在 DeFi 领域中较为常见的应用,并以以太坊生态中的典型应用为例:
借贷市场是 DeFi 领域相当重要的早期应用之一,用户可以透过在这些借贷平台存放闲置资金赚取被动收益,同时也能存入抵押品,借出加密资产进行融资与杠杆交易。
自动化做市商协议(AMM)是当前各大 DeFi 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,其没有挂单部的概念。 因此,对用户而言操作上更像是“兑币所”而不是“交易所”。 自动化做市商协议最特别的地方在于,任何人都成为藉由提供资金成为做市商,赚取第三方交易时支付的手续费收益。
一个 DeFi 生态系统中,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,以太坊生态中就存在超过 20 个交易平台,这意味着资产的流动性会被分散在各地。 聚合交易平台的功能,就是帮用户在各个平台捕捉最优惠的价格,并在一笔交易中完成,最小化用户的滑价问题。
除了交易加密资产以外,如何将现实世界的资产导入 DeFi 领域中是许多开发团队与项目的目标,合成资产就是為了实现此目标所开发的解决方案。
不少 AMM 都有流动性挖矿计划,用户只要提供流动性当做市商即可获得手续费与挖矿奖励。 为了最大化资金运用效率,有些协议看重此商机推出杠杆功能,在 Alpha Finance 等平台,用户只要支付利息,即可将提供的流动性倍增至 2 倍甚至 6 倍。 与此同时,用户获得的手续费与挖矿奖励也将以同样倍数增长。
稳定币互换协议与 AMM 类似,都是让人进行资产兑换,差别在于,稳定币互换协议由于定价模型经过优化。 因此交易时的滑价会比一般 AMM 来得低,特别是用在稳定币与锚定代币(WBTC、renBTC、sBTC)之间的兑换。
去中心化理财平台的概念类似於传统金融中的基金,用户将资产存入智能合约,并由协议的分散式治理组织负责管理,实现自动复投、自动转仓等功能,为用户节省管理资产的时间与手续费。
DeFi 最大的风险就是智能合约因漏洞遭骇客攻击而造成资产损失。去中心化保险协议在这方面能为用户提供保障,藉由类似于“对赌”或“集资互助”的概念,为用户提供 DeFi 保单。
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不同的区块链开始受到关注。 在这样的趋势下,让资产在不同区块链之间互通的基础设施便越来越重要,资产跨链协议能够为用户提供跨链桥,让用户以一边“锁定资产”; 另一边“释放相应资产”的概念,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资产跨链功能。
虽然,DeFi 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所开发的应用,但这并不代表 DeFi 绝对安全。
总归来说,DeFi 虽然是去中心化的协议,但只要是代码就有可能存在风险,如果开发人员在部署 DeFi 合约时,留有后门或协议设计不够去中心化,又或是合约代码或逻辑存在 BUG,都有可能导致用户的资产被洗劫一空。
因此,选择 DeFi 时,不能盲目的以利率為判断标准,应该综合评估 TVL、协议运行多久、代码是否开源、管理员密钥是否烧毁、是否采用多重签名、合约是否有时间锁等与安全性有关的因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